7 月 16 日上午 9:30,備受實業界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鳴鑼開市,第一批碳配額開盤價為 48 元/噸。第一筆成交發生在開盤后的第二分鐘,價格為每噸 52.78 元,總共成交 16 萬噸,交易額為 790 萬元。據悉,最新碳配額價格已經較開盤價上漲了 8.54%。
根據國務院要求及生態環境部的相關規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正式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資料交易所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來達到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制度創新。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大約有 2000 家。根據測算,首批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 40 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碳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根據此前專業機構和特聘專家的初步評估,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品具備減碳產品的特質和相關因素。如何科學謀劃、挖掘木塑產品跨界的減碳價值,特別是在在國家“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如何將木塑產品的減碳效果通過一定程序的價值轉化方式轉變為明確的減碳收益,不啻是擺在木塑業界面前的一道嶄新課題。按照環境專家建議,木塑行業組織在近期應該開展一系列相關工作:一是科學地摸清木塑行業碳排放現狀;二是盡快建立“木塑產品減排方法學”及計算模型,準確測算木塑產品的減碳效益;三是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組織擬定木塑行業碳中和方案、路線圖和施工圖;四是在國家碳中和、碳交易的背景下,探尋木塑產品碳減排效益實現的機制和路徑。
圣洛迪會積極改革創新,節能減排,助力碳中和!